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,在众多孩子当中能够出类拔萃。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却是——大多数孩子往往表现的都很普通。
那些在学习上成绩优秀的孩子,他们基本都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那么,
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呢?
逻辑思维能力,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观察、比较、分析、判断和推理的能力,经过人脑判断思考之后,能够准确而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。
逻辑是一切思考、创造的基础,也是很多科学实验创新的关键;现如今很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。
可以说逻辑思维能力,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观察分析能力、推理判断能力、以及理解概括能力。
逻辑思维能力并非天生,天赋仅占很小的因素,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和学习。
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呢?
01
感官是一切教育的基础
我们知道,孩子是通过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触觉、嗅觉五感认识周围的环境,借由吸收性心智,全盘接纳,内化成自己的认知,发展成自己的心智。
可以说,感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,是重中之重。正如蒙特梭利博士所说的,我听了就忘记了,我看了就记住了,我做了就理解了。
孩子通过感官的探索来认识世界,感官教育,是蒙特梭利教育的“灵魂”,是教育的核心。
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,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到:3-6岁左右的孩子,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,主要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来认识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因此,学前阶段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,要从感官入手,蒙特梭利博士也认为儿童是感官的探索者,这个探索活动的高峰期是0~6岁。
在蒙氏教学中,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:
1、学习分类
孩子学习的过程,是通过感觉器官的刺激与运用,进入大脑进行分析,经思考后进而做出决定。
正如蒙特梭利博士所说:“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,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他周围的一切。”
蒙氏感官领域为孩子准备了丰富的可动手操作的教具,孩子通过教具操作,以纯粹的感官刺激训练他们的感官,帮助他们建立各种能力。
2、学会秩序
蒙特梭利感官教具包含多种性质,如形状、重量、大小、颜色、粗细等。蒙特梭利博士在设计教具的时候,并不是将所有性质的改变归于一体,而是根据教具的目的,仅改变其单一的性质。
因此,每个蒙氏教具都突出一个“感觉点”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即通过将感觉分离,来刺激孩子的感官。
02
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
孩子对所处的生活环境,充满了好奇心和探求欲。他们什么都想知道,什么都想去尝试。
这时候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,有意识的进行引导,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,还能够激发他们从现象发掘事物本质的探索动力。
孩子们通过对事物进行感知,和自身的认知能力对事物进行分类,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逻辑思维能力。
在蒙特梭利教室里,科学实验活动是孩子们尤其喜欢的活动之一。
科学文化教育涉及到动物、植物、天文、地理、历史、时间等教学,各种各样新奇、好玩、有趣的科学小实验,总能吸引每一个孩子的兴趣。
03
耐心倾听、鼓励孩子表达
思维通常会用语言方式表达出来,语言表达对思维进步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。
并且教育孩子时都要借助语言表达,所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时同样要注重鼓励孩子语言表达。
学前阶段的孩子,每个孩子语言发展阶段各有不同,有的孩子可能语言发展比其他孩子稍微慢一些。
蒙氏教育讲究成人要做孩子耐心的倾听者,蒙氏教师在给孩子指导工作的时候在语言上也是讲究简单、明了、精确。
在教学中,蒙氏老师多采用正面、肯定的句式去正向引导孩子,不是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,而是让孩子知道他能做什么。
04
耐心倾听、鼓励孩子表达
1、“一物多用”训练
我们可以经常跟孩子玩一个小游戏,就是猜用处,譬如我们可以询问孩子某样东西的作用,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去回答。
2、追问孩子“然后呢?”
当孩子说出一件事时,我们最好多去追问追问他,因为追问的过程,就是他想象的过程,也就是他思维发散的过程。
3、多玩益智游戏
益智游戏有不少,专门锻炼数学能力的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、训练脑部发育的等等。
4、图形训练
我们可以利用卡片或者手绘,让孩子猜猜画的是什么。
譬如我们可以画简单的一个圆,然后问孩子这是什么、像什么?
是的,我们要的就是多种多样的回答,孩子能想到的越多、回答的越多,就说明思维发散的越好。
5、造句练习
多跟孩子玩造句游戏,譬如练习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、“如果……将会……”,如果想增加一点难度的话,也可以试一下“如果不,那么就”的造句训练。
如果单纯造句对孩子有些困难,我们可以这样协助孩子:
比如可以问孩子:如果明天下雨,那么会发生什么事?然后引导孩子去多方位思考。
6、“好”与“坏”的思考
要培养孩子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思想。比如冬天到了,下雪非常漂亮,孩子可能会说冬天真好,这时不妨问问他冬天好在哪,等他说完后再问问他:那么冬天有没有不好的地方呢?
7、让脑筋“急转弯”
如:什么东西比蚂蚁的嘴巴还小?
答:蚂蚁吃进去的东西。
8、大胆质疑
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,不要听之信之,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,老师、家长或书本上的不一定是对的,真正的答案要自己去思考和探索。
当孩子说出一个观点时,我们可以问问他为什么会这样,从而鼓励孩子质疑问题,并解决问题。
9、故事训练法
讲完一个故事后,让孩子自己往下编,可以用“故事讲完了,你觉得还会发生什么事呢?”来引导孩子。
10、阅读不可少
孩子读的多了,见闻多了,思维就打开了。同时,不仅为孩子准备一些有趣的绘本,给孩子选购一些精美的宇宙、地球、海洋的卡片,更有利于孩子思维的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