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利亚•蒙特梭利,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;
她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,从而创立了闻名世界的幼儿教育法——蒙特梭利教育。
蒙特梭利教育法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。
在当时,是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的,被誉为:
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,Zui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。
在蒙特梭利幼儿园,我们常把孩子们手中的“玩具”称之为“教具”,孩子们玩“玩具”描述为“工作”。
那么,玩具跟教具的区别在哪里?孩子们的工作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?
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普及一下。
01
教具≠玩具
蒙特梭利教具特色鲜明,蕴涵着启发儿童心智、塑造儿童完美人格的内在哲理。
蒙特梭利教具的设计,其目标是让孩子通过“工作”,实现自我发展。
在蒙特梭利教育中,“工作”、“教具”是都带有明显的训练目的,不只等同于简单普通的玩具。
蒙特梭利博士在设计蒙特梭利教具的时候,让各种能够激发儿童内在生命力发展的刺激点蕴含在教具之中。
孩子们通过可视化、具体化的教具操作,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探索的教育目的。
02
如何理解儿童的工作
蒙特梭利博士将儿童“工作”时所用的“材料”称为“工作材料”,后人称之为“教具”。
蒙特梭利教具,是蒙特梭利博士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的具体表现。
蒙特梭利教育法中,将儿童使用蒙特梭利教具的活动称之为“工作”。
蒙特梭利博士对儿童的工作是这样定义的:
儿童只有通过环境获取经验才能得到完全发展,这种经验的获取过程就称为工作。
这里的工作和游戏是不一样的。因为游戏更多的是一种无目的地玩耍,而工作则是有目的、有进步的活动。
儿童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,当他重复一项练习,使自己的活动达到一个目的时,这个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。
成人的工作和儿童的工作之间一个明显的差异是,儿童并不寻求获利或帮助。
儿童必须靠自己进行工作,他必须完成工作。没有人能挑起儿童的担子,代替他长大。
03
蒙氏教育里的“工作”是什么?
①“游戏”与“工作”
孩子的“工作”和游戏不同,Zui大的一点就是“工作”都是包含智力目的,有专注的要求。
游戏环节就是一产生兴趣,二开始操作,没有专注的要求,但“工作”则要让孩子产生专注。
蒙特梭利将简单的玩耍性、娱乐性活动,称之为“游戏”,在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会随着游戏的结束而消失。
蒙特梭利将幼儿操作教具的活动称之为“工作”,它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。
“工作”具有很好的延伸性,在“工作”达到一个阶段性目标时,幼儿会发现和设定新的目标,从而进入新的成长阶段,整个过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征。
②幼儿“工作”
与成人“工作”的区别
幼儿的“工作”是出于内心的需要,由自己决定工作内容,并主动迎接挑战,整个过程是为了成就自我,即“为工作而生活”。
成人与儿童工作的不同,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:
成人的工作,Zui通常意义上,是为了生存和获得报酬;儿童的工作,是出于内心的需要。
成人的工作,追求的是结果;儿童的工作,享受的是过程。
成人的工作,不完全有选择权;儿童的工作,由自己决定。
成人的工作,是被动完成任务;儿童的工作,是主动接受挑战。
成人的工作,往往伴随压力和焦虑;儿童的工作,往往伴随着愉悦和安定。
③儿童的“工作”特点
有人认为,蒙特梭利的教育原理可利用“工作”两个字来综合,儿童的工作与成人的工作性质并不相同,儿童的工作有以下特征:
◎遵循自然法则,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。
◎无外在目标,以“建构为人”或称自我实现、自我完善为内在目标。
◎是一种创造性、活动性与建构性的工作。
◎须独立完成,无人可替代或帮助完成。
◎以环境为媒介来改变自己,形成自己与塑造自己的人格。
◎依自己的方式、速率进行,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而重复。
美国心理学家,埃里克逊把儿童对于工作和成就感的需要,描绘为“幼儿迈向自我认知的第一步”,也就是自我尊重的实际表现。
因此,蒙台梭利把幼儿的自发性学习活动称为“工作”。
04
儿童为何喜欢重复工作
蒙特梭利博士在她的观察中发现:儿童喜欢工作多于游戏。
因为儿童的内在生命必须通过“工作”的导引,才能成长、发展。
儿童的工作遵循“Zui大努力”的自然法则,他一刻也闲不下来,不停地去探索环境中的一切。
他们每天都会做着一些重复的工作,并没有因为重复而不开心、厌烦。蒙特梭利将这种现象称之为“重复练习”。
重复练习适应儿童探索世界的需要,有助于儿童内在生命力的展现。
蒙特梭利说:“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。”
在反复尝试中,无论孩子的内在,还是智力,或者孩子的注意力都在不被打扰的反复工作中逐渐建立起来。
蒙特梭利指出:
每次当儿童经历这种体验之后,他们就像经过休整的人,充满着活力,仿佛感受到某种极大的欣喜。
在蒙特梭利博士看来,重复练习对幼儿来说是极有帮助的,能发现自己的潜力,并在他们的生命力不断展现的神柲世界中练习自己,进一步完善自我。
在这里,我们呼吁家长朋友们,放开你的手,让孩子自己去做,养成独立的人格,你会获得更多的惊喜。
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表现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;
记住,永远不要低估孩子们的能力。